从通心理论看"爱情"

从通心理论看"爱情"

——答《心探索》杂志记者李婧


                                                  1. 您认为,爱情是生命和生活的必需品吗?爱情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答:肯定是。因为对于爱情的需要是人类的“类本能”。注意这个“类”字。“类本能”是马斯洛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与本能类似的东西”。它具有人种遗传的基础,但它的表达和形成又是后天的,具有环境。和个人努力的因素。也就是说,对于爱情的需要一方面是天然就有的,一方面它的表达又受后天的学习以及环境的影响。既然它是一种类本能,它的满足就是我们人类所不能够缺少的了。对于爱情需要的满足,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价值感感和意义感。



2. 我们需要怎样的爱情,可以全然投入,又不至于失去自我?



   答:对于爱情的需要是一个人的事情,或者说,它具有主体性。但对于爱情需要的满足,或关于爱情的实际的行为则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或者说,它具有主体间性。因此,我们把爱情的满足、表达或者追求分成四个层次:(1)钟情妄想;(2)单恋;(3)有互动的爱;(4)通心的爱。从(1)到(4),是从病态逐渐到健康。这四个层次,既指单一的行为,也指一个总体的评价。


  “钟情妄想”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一相情愿的爱,当事人自己还不自知,自以为是。


  “单恋”也是一相情愿的爱,但它有一定的情感或者事实根据,也就是说,对方与自己有一定的连接和交往,例如,是同学、同事,或者有过一定共同经历,甚至有可能对自己有一定好感,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单恋的当事人是有一定自知的。在这里,还应该做一定的区分,应该有一个时限,如果时间已经很久了,关系并没有进展,当事人还是在爱对方,并且活在一定幻想中,可能就比较接近“钟情妄想”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事人明明知道不可能,对方是绝对不可能“爱”自己的,但仍然爱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等等。——有人说,这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这种说法是比较可疑的。试问:他在爱什么呢?


  “有互动的爱”是有根据的爱,也就是两个人互相对对方都有一定好感,尽管这种好感程度也许并不一致。但由于有时候通心,有时候不通心,免不了纠缠甚至冲突。大多数人的爱情都属于这一种。“通心的爱”是指双方都能够互为“通心者”,一方对于另外一方的爱是另外一方完全接受甚至悦纳的。(1)钟情妄想由于完全没有根据,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干扰以及至少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损失,由于当事人没有自知,有可能异想天开地做出一些危险的事情。它是病态的行为,有条件应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单恋尽管一般没有危险性,但它往往会耗费我们的生命。有互动的爱并不理想,只有通心的爱才是唯一我们能够给我们最大满足,发挥我们生命潜能的爱情。



3. 理想的爱情境界存在吗,也即,完美伴侣存在吗?



   答:这要看对“理想”、“完美”如何定义。我认为,也许可以把它理解为上面所说的“通心的爱”。在全部的爱情生活中,也许免不了纠缠的时候、低潮的时候,如果大多数时候的爱情的行为是通心的,就应该说是“理想”、“完美”了。例如,萨特和波娃。



4. 我们该怎样去寻找这种模型似的爱情,又如何确定?像肯•威尔伯和崔雅那样一见钟情的例子,太可遇而不可求了吧?



   答:您说“模型似的爱情”大概就是指理想、完美的爱情吧?从理论上看,最最理想的爱情就是“一见钟情”又“白头到老”了。如果有这种情况的存在,我想也应该包括低潮和纠缠的存在。按照《恩宠与勇气》这本书,肯•威尔伯与崔雅是一见钟情,尽管没有白头到老,也应该说是善始善终的。不过,即使是按照这本书,我们也不应该忽略:肯•威尔伯对于他们发生冲突的情况的描写。在冲突中,他甚至打了崔雅。“一见钟情”固然美好,但它对于美好的爱情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通过一些挫折,走到一起,能够通心何尝又不是美好?关键是能够有多少通心的时光,能够通心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善始善终。如果一见钟情,善始善终就是理想的情况,人格的成熟应该是获得这种爱情的必要的条件,另外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机缘了。机缘没有办法预测,但人格的成熟却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修炼来达到。



5. 而灵魂伴侣般的感情是不是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长久?现实太琐碎磨人,禁受住这个考验需要的可不是一般的心理抗压力。



   答:关键什么是“灵魂伴侣般的感情”?如果说双方“心心相印”,也难以把这个状态表现出来。因为“心心相印”这个词,还没有强调潜意识的问题。如果双方的通心,能够达到潜意识的层面,是最理想的了。


  关于两性关系的潜意识,最著名的莫过于荣格“阿尼玛”“阿尼姆斯”的概念。它们是人类所具有的原型。原型的概念,仍然可疑用马斯洛的“类本能”来说明。它们属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如果双方的通心,深入到原型的层面,就比较好办。


其实,原型的发展,无论男性、女性都是一样的,不外乎是从纯粹的身体性,向精神性的逐渐增加。精神性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身体性减少,而在于占的比重减少。异性原型的呈现从幼稚变为成熟,是两性心理成长、心灵的成熟的表现。


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肉体阶段。满足性欲。(本阶段说明:有比起追求内心,更加追求肉体的倾向)


第二阶段


  浪漫阶段。满足梦幻。(本阶段说明:有追求纯粹的恋爱的倾向)


第三阶段


  精神阶段。满足心理的被爱。(本阶段说明:容易被圣母玛利亚或者智慧老人般的女性、男性形象所吸引)


第四阶段


  智慧、终极阶段。满足精神需求,甚至终极关怀。(本阶段越来越中性化。被观音、耶稣那样的形象所吸引)


  “灵魂伴侣”并不意味着没有琐碎的事情,都要吃喝拉撒。而是大家对于做琐碎的事情有一定的平衡,要。形成一定的界限。所谓界限,就是在某种情况下,您应该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人不是神,人必须生活在现实中。如果我们希望美好的状态可以多一些,或者说通心的状态多一些,双方对于婚恋的的全部生活应该有统一的认识,要接纳全部的生活,但这就意味着人格的健康了。健康的人格具有最大的接纳性。如果有谁的接纳不够,说明他在这方面有问题,需要继续改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爱情的舒适区不去主动扩大,就会缩小。即使曾经达到很好的默契,其质量也会大幅度下降。从通心的爱下降到其它层次。



6. 您认为“天长地久”具有可行性吗?现如今人们大都已经不再轻易相信了。



   答:如果把“天长地久”理解为有尽量多的通心状态,同时又不排除也有痛苦与纠缠,只是能够通过这些纠缠和痛苦双方都成长。那么我认为有可行性。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我在上面已经谈到的通心理论认为,通心是有成本的,也就是它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在两个人共同的生活中,要尽量多地达到通心的状态,需要双方在人格上更加成熟,其它方面的发展也要大体同步,这是需要学习的。现在人们不太相信,是不愿意付出这个代价。现代社会对于爱情生活、两性关系、婚姻生活更加宽容,使大家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另外的机会上。我个人认为,如果好说好散,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总的来说,爱情生活显示出多样性、多元性是好事情。


  1、基本素质接近;2、兴趣爱好相同;3、专业特长契合。


 


7. 如何维持、呵护一份“完美”爱情或婚姻,如何平衡好爱中的付出与尊重,也即给与得?



   答:首先对什么是“完美”爱情或婚姻,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然“通心”是有成本的,两人不可能天天都有“心心相印”的感觉,那么大家就都应该学会接纳低潮,接纳平庸,接纳维持甚至纠缠的时刻。当我们“付出”的时候,这种付出尽量是通心的付出,要付出在点子上,而不是“为好不讨好”,甚至适得其反。另外,作为接纳低潮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大家互相有约定,形成一个适当的空间与边界。有的人在结婚后,不仅分床,而且还要分房间。大家想在一起的时候就在一起,不想在一起的时候,就各自保持一样的距离,这也不失一种探索。处理好“独处”与“交往”的关系。



8. 在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就像一个天平或跷跷板,如何让它规律运作而不是呈现倾斜的、不平衡的压力状态?、



   答: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出现一方对共同生活感到满意,而另外一方不满意的情况。这个时候,感到不满意的一方,如果还想维系这种关系,就必须承担起改善关系的角色,也就是做“通心者”,把对方作为“通心对象”,了解对方的需求,与对方通心。由于这种“满意”以及“不满意”是轮流出现的,这就常常出现您说的“跷跷板”的情况。能够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大家在轮流做“通心者”,这应该是好事情。



9. 曾有心理学家提过一个“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的观点,这二者的本质有何不同?


   答:这是弗洛姆的语言吧?前者是不通心的。后者是通心的。前者单纯受欲望驱使,是沉溺。后者既有激情又不失去自知和觉察。



10. 爱人先要自爱,有人说爱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爱人而不是被爱的能力上,您认同吗?



   答:其实,引入我的“通心”的概念后,对这个问题可以有新的角度。“爱人的能力”与“被爱的能力”实际上都是“通心力”,它们是不可分的。一个只会爱人,而不会接受爱,或者被爱的人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一个只会爱人,而不会接受被爱的人,他的“爱”是否是通心的爱,应该打一个问号。当一个人能够对另外一个实施通心的爱的时候,他会敏锐地觉察对方的状态以及反馈,而对方的反馈(成长)就应该是对他的一种回报,一种爱。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敏锐地觉察和感受他人的爱的人,是不可能给人通心的爱的。——很简单,他不可能有恰当的回馈和反应。如果说“爱的能力首先体现在爱人而不是被爱的能力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更愿意主动到承担“通心者”的责任,那么我同意。



11.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爱情中遇到迷茫、纠结和痛苦的时候,在我们的情感找不到出口时,最该做的是什么?



答:遇到这种时候,应该感到高兴。“烦恼即菩提”,当您感到烦恼的时候,这就是您智慧开始出现的时候,要抓住这个机会成长。烦恼出现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机会出现的时候。首先可以静下来反思、学习。当然,这个时候往往自己很难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好能够寻求有经验的心理学家的帮助。在我的“全人心理学·心灵工作坊”上处理过不少这方面的问题,上一次工作坊,不仅能够解决爱情方面的“迷茫、纠结和痛苦”,而且可以由此扩大到人生的其它方面。因为这一工作坊不仅是帮助您解决问题,还提高您的通心力,使您能够更好地处理其它人际关系。



12. 您认为爱中最大的伤害和挑战是什么,来自何方?




   答:对于每个人不一样。也许,不少人感觉最大的伤害应该是欺骗。挑战则是克服通心的障碍和“瓶颈”,这往往需要我们自身的成长来克服。当我们无法与另外一个人通心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需要成长的时候。



13. 奥修说性、爱、慈悲,是爱的三个层次,而慈悲是否就是爱的最完美境界?




   答:同意。似乎他的说法恰好对应于“身心灵”的说法。性——身;“爱”——心;“慈悲”——灵。他说的“慈悲”实际上也就是“通心的爱”。另外,还可以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来进一步地诠释。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超越需要、大我实现需要(后面一种是我补充的),这些需要都是人的“类本能”,人们的爱情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出来。在生理需要上的爱,只是性而已,在安全需要、归属需要上的爱,实际上是“被爱”,在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上的爱,是有更多互动的爱。在自我超越需要、大我实现需要上的爱,就是“通心的爱”了,“慈悲”是佛家的语言,基督教则说是“上帝之爱”。如果有两个大我实现的人互相爱,互相“慈悲”,那当然是完美境界了。这好象是佛陀与“女佛陀”的关系。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