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与“通心”

一、什么是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是理解现代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用这一概念,也可以很好区分以通心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来进行“通心辅导”与其它一些心理服务。


我在《通心》一书中,已经谈到通心理论与宗教、哲学、心理治疗流派的关系,包括通心与佛教、基督教、马丁·布伯“我与你”哲学、伽达默尔解释学、罗杰斯心理学、马斯洛心理学、弗洛姆心理学、萨蒂亚心理学等等的关系,都有所涉及。最近,了解到哲学界关于西方哲学转向的一个新观点:“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新的历史趋势”。(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这篇文章使我感觉到,我以前研究“通心”的视野还不够广阔,在哲学界,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罗蒂、哈贝马斯等都有值得关注的有关论述。


什么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用此语,主要指作为自为存在的人与另一作为自为存在的人的相互联系与和平共存。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曾提出与主体间性意义相反的“为他存在”的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是冲突。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用此语,主要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不是劳动,而是交往行为。劳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目的行为,而交往行为是其他行为的基础,也是目的行为的基础,主体间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


关于“主体间性”,在学术文献中还有这样一些解释,例如: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要以个人主体为基础,个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有其严格意义,是两个同时完全作为主体的主体间相互作用,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情况,双方主体具有同等的、对称的、相干的主体性。”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通过发挥自己主体性与其他主体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


我理解,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产生的一些在交往中才能够发生的属性。例如,由于交往,在主体之间可以有纠缠、通心等属性。


张再林先生认为:“主体间性哲学的崛起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众所周知,主体性哲学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和自我。但是,“一旦我们把他人的存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们又如何能够把我们面前的世界视为一种为我们所共同拥有的非私有的世界,又如何能够保证该世界是一个为众人所一致认可的客观领域而非仅仅是一种我的纯粹主观的幻觉而已?” (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我非常欣赏张再林先生这篇文章的观点。他的这篇文章,实际上也为哲学与心理学做了一个非常必要和有意思的连接。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


二、“主体间性”与“通心”


关注研究哲学界关于“主体间性”的思想,可以使心理学中有关的“通心”理论丰富起来。例如,胡塞尔说:“尽管我的“这儿”不同于他人的“那儿”, 尽管在现实中我永远不可能进入到他人的“那儿”,但是我却可以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即以一种“如果我在那儿的话,我的身体会是怎样的”这一假设方式,在意识中使他人的“那儿”成为我的“这儿”, 使他人的身体成为作为“首先建立的原本”的我的身体的复制形式, 从而使我进入他人的“亲自行为”的中心而把他人的身体领悟为和我的身体一样的那种作为生命的有机体的身体。这样,“假使一个与我自己的身体‘类似的’身体突出地在我的原初领域里呈现了其自身——也就是说, 该身体具有这样的一些规定性以致于它必然进入到与我自己的身体的现象的联对之中,那么似乎立即清楚的是,随着意义的转移,这个身体必定从我自己的身体中挪用了生命有机体这种意义” (转引自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这一段话,也许是由于翻译的原因,读起来有一些费解、拗口,但确是深刻和令人仔细咀嚼的。其实,它讲的就是“通心的黄金三要件”之一“换位体验”,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对方的情绪和状态。


所谓“通心的黄金三要件”是指:1、清晰自己;2、换位体验;3、有效影响。


学科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我们也可以说,“通心”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主体间性的哲学,这种发展是一种包含和超越。它不是抛弃主体性,而是在更高、更全面的层次上来看主体性。从通心理论来看,“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不二。也就是说,比较理想的存在状态,既是主体性的,又是主体间性的。


马克思说得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我们也可以说,有不少心理学家在用不同的理论解释人的心理以及人性,而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人的心理,使人更有幸福感、意义感、丰富感。如果一种理论、哲学、学说,拿不出更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来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它的价值就应该降低。反之,就应该提高。


“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浑然一体,既有高度的理论抽象,又具有踏实可行的操作性。在实践上,它已经在改变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自从2003年“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举办以来,已经积累了上千个案例,这些案例当场就已经有明显的效果,当事人原来困惑的人际关系变得清晰,当事人原来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变得可以处理。而大部分经过处理八次以上的案例,一般都有极大的变化,甚至是从纠缠变得能够通心的根本性的变化。通心的理论简洁,操作性容易复制。


哲学的角度来说,“通心”既是达到理想的“主体间性”的途径,也是达到理想的“主体性”的途径。它很好地统一了和创造性地诠释“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论题,并且将其简化为“通心意识”和“成长意识”。所谓“不住无为”是一种理想的有待进一步生成的主体性的状态。所谓“不尽有为”则是达成通心之后的有待进一步生成的主体间性状态。


强调“主体间性”以及“通心”对于修行有什么意义?历来的修行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由于至少偏重于强调主体性,修行者常常会出现注重独处,忽略交往的倾向。不少修行者在独处时能够做到有充实性的独处状态,或者至少是维持性的独处状态,但一旦回到交往,却容易引起或者至少难以避免纠缠。这样,他们的生存状态,甚至生存质量就受到限制。因为,人总是社会的动物。强调“主体间性”,强调通心意识,可以避免这种弊病。

▲《通心的理论与方法》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