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者与被通心者
“通心”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一种活动,它一般意味着至少有两个人参与。这两个人在这一活动中的关系如何?他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如何?他们各自所起的作用如何?考虑到诸如此类的不同,可以用“通心者”和“通心对象”来予以划分。
这里的所谓“通心者”,是指在交往中至少具有以下特征的人:
1、乐意或者更乐意对这一活动负责,希望能够改善双方的关系;
2、在这一活动中希望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善意的目的;
3、在这一活动中希望并且能够使对方得到某种帮助;
4、在这一活动中,能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至少首先运用“通心的黄金三要件”。
这里的所谓“被通心者”,是指在交往中至少具有以下特征的人:
1、无力对这一活动负责,无力能够改善双方的关系;
2、在这一活动中无所谓要达到一定的善意的目的;
3、按照约定在这一活动中要从对方得到某种帮助;
4、不懂或者不会运用“通心的黄金三要件”。
通心愿望的强弱与不同的关系
不同的人际关系,常常有不同的强度的通心愿望,反过来,也以通心愿望的强弱来划分的人际关系。下面从1到5,共赢的狭义的通心的动机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1、自然的帮助性关系(一方是确定的单向的通心者,如母亲与婴儿。)
2、平等关系(互为通心者,如夫妻关系、两性关系。)
3、一般关系(不确定,当一方需要达到目的的时候,可以做通心者。)
4、竞争关系(找对方的弱点,发挥自己优点,战胜对方。)
5、敌对关系(找对方的弱点,发挥自己优点,置对方于死地。)
“通心者”与“通心对象”的两个划分标准
在人际交往中, “通心者”与“被通心者”(或称“通心对象”)的确定与划分,是清晰自己的立场所不可缺少的。这一划分有两个基本的划分标准:
标准1:自然性的确定与划分
在一些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中,“通心者”和“被通心者”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约定俗成的。在这些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中,某个角色自然就应该是“通心者”或者“通心对象”。否则,这种关系就不能延续。例如,亲子关系中,母亲与婴儿的关系,母亲自然应该是通心者,婴儿自然应该是通心对象。如果母亲不做通心者,主动关心婴儿,注意婴儿的饮食、温暖,婴儿就可能死去。婴儿一旦死去,这个母婴关系也就不复存在。
在亲子关系中,“通心者”或者“通心对象”的地位也不是永远不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当子女还年幼的时候,父母是“通心者”,子女是“被通心者”。父母具有保护、教育子女成长的义务。随着子女逐渐长大,智商、情商逐渐增加,通心力逐渐增强,这种情况就要发生改变。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这种情况还要开始颠倒过来,子女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通心者”,父母越来越多地成为“被通心者”。
社会学上有“文化反哺”这一概念。
一般来说,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不论社会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就文化传承的方向而言,总是由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承。这在社会组成的最小的细胞——家庭的内部体现得至为明显:亲代总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子代总是扮演被教化者的角色,亲子两代在生物繁衍链条上的前后相继性,决定了双方在社会教化上的不平等性。所以,社会学家都认可这么一个观点:社会教化过程中的“父为子纲”,称得上是一切文明社会文化传承的基本法则。但在现代社会,社会变迁异常迅猛,上述法则及其天经地义的合理性自近代以来开始面临挑战,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亲子两代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在亲代丧失教化的绝对权力的同时,子代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这种“反向社会化”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在急速的社会变迁背景下,不仅文化传承的内容有了极大的变化,而且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承的方向和形式也有了变化。(以上参考百度百科)例如,在使用电脑上,我们看到常常是子女在教父母。
我们有了通心和通心力的概念后,还可以深入理解“文化反哺”这一概念。“反哺”不仅适用于补充理解文化的传承的问题,也可以深入理解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的变化,也许在更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子女在一定时候,能够反过来更多地做通心者。
在动物之中,据说有乌鸦反哺的现象。也有人说,这没有得到证实。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在传说中,乌鸦反哺的故事是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故事,乌鸦这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再来看看一个现代社会重要的关系:市场经济中企业家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家应该是通心者,消费者应该是通心对象。这也可以看成是自然性的确定与划分。这是因为,如果企业家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生产他们需要的产品,他的产品就卖不出去。这样,他与消费者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企业家与消费者的关系,自然已经确定了企业家是通心者,消费者是被通心者。
在和谐交往中,通心者一般是指处于有效给予者地位的人。所谓“被通心者”,一般是指在交往中应该处于接受者地位的人。如果在交往中忽略这一问题,就容易引起感情的混乱和矛盾。
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有不少心理学工作者作为志愿者去搞心理援助。在对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活动中,志愿者应该是“通心者”,灾民是“被通心者”。志愿者应该根据灾民的需要,对灾民进行援助。但是,有一些志愿者却忘记了或者本来就没有“通心者”的意识,他们到了灾区后,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灾民不理解自己了,他委屈得要命。甚至志愿者同仁说了一句什么话,他耿耿于怀,与其发生摩擦。有的搞心理干预的人,搞得灾民很反感,甚至在灾民中有了“防水,防火,防咨询师”的“三防”之说。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志愿者的角色不清晰,或者也明白自己是志愿者,但一到灾区,依然故我,对灾民充满了投射,把灾民当作了表达自己心理情结的对象。
如果分不清“通心者”和“被通心者”的角色,就会出问题。
有的父母,强调他们如何、如何爱自己的小孩,为小孩操了多少心。但小孩不但不领情,反而对他们充满了反感甚至怨恨。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他们忘记自己是“通心者”,而小孩是“被通心者”。既然父母是“通心者”,爱小孩首先就要从小孩的角度出发,从我的通心三要素来说,就是要“站在小孩的立场上,体会小孩的情绪和状态”。多看10分钟电视就要唠叨,多玩一小时电脑就要大发雷霆。后来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早恋了,家长气的几乎得要跳楼。殊不知,他早恋,很大因素正是他长期得不到父母通心的结果。
标准2:目的性的确定与划分
在某次人际交往、某种人际关系中,如果有一方想达到某个目的,他自然地就应该是通心者,而对方是通心对象。否则,他就不可能达到目的。例如,青年男女谈对象,一方愿意,一方不愿意,愿意的一方至少应该首先做“通心者”。
这种划分方法,适合任何在人际交往中觉察到自己不舒服的人:
如果你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舒服,你是想改变这种情况呢,还是不想改变?
如果你有改变的目的,那么你就必须处在“通心者”的角色,而对方是“被通心者”。如果你不想改变,不想做“通心者”,你就必须继续承受这种不舒服。如果你不想做“通心者”,而是想做“被通心者”,那么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资源了,——你有没有能够和你通心的好朋友或者亲人?如果没有,或者你不愿意麻烦他们,或者他们只能够和你部分通心,那么你也可以找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来解决问题。
一般说领导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单位上,领导是通心者,你是被通心者。你是你与领导发生矛盾了。本来是应该领导来和你通心。但领导无所谓,只是你觉得不舒服。那么你想改变这种情况,你就应该是通心者。你要站在他的立场上,去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又如,你去买东西。按理说(按自然的划分方法),你是顾客,你是“上帝”,你应该是被通心者。可是你买了后,又不满意,想退掉,按规定又不能够退(甚至能够退却要被刁难)。这时候,已经变成了你对商店有所求。这个时候,你就转化成了“通心者”,而商店老板是“被通心者”。你必须琢磨,怎样才能够说动商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