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姆智慧的启示:思维经济原则

——我的心理学之路之十九


   一、奥卡姆剃刀精神对我的启示


   奥卡姆是有大智慧之人。有大智慧之人,必然引发诸多大启发。这种启发接二连三,不断延续。他关于“奥卡姆剃刀”的思想,也启发了我,尤其是让我在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中,对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有深刻领会。它提示我不断改进、精益求精,走向“大道至简”。


   所谓“奥卡姆剃刀”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句话,看似简单,如果没有大量的工作实践,如果不能让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上升到科研的高度,是很难体会到其奥妙的。“奥卡姆剃刀原理”的精神,也就是“通心”的精神。做什么,就要与什么“通心”。主观的东西多了,必然通不了。其实,“奥卡姆剃刀原理”也并不神秘。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够找到一些连接。俗话说:“熟能生巧”,与之就有一定关系。所谓“巧”就是去掉一些没有多余的实体。如果有客观的近路不走,非得绕一圈干什么呢?但如果你没有踏实的实践基础,以及创造性的科研精神,你都会对那条“近路”视而不见。一开始就想投机取巧,或者没有勇气创新,都不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走得更远。我在1981年前后,读西方哲学史,学习到分析哲学的时候,就对奥卡姆剃刀原理有深刻印象。2000年之后,我开始形成关于“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尤其是提出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通心的黄金三要件。此时,温故知新,强烈体验到新发现与历史的强大支撑的关系。历史的支撑,增加自信,不断地对新的理论发现予以锤炼。体味之中,不无一些美感油然而生。


   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大多数都花了不少时间、金钱、精力来学习,这个流派,那个流派,这个方法,那个方法,现在是融会贯通、整合的时候了。体会一下,也许“奥康的智慧”对自己不无帮助。


   所谓“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之所以能够做到至少是自以为的高效、治本、精准,就是因为它已经发现了众多流派、理论、方法的啰嗦之处,即它们的那些没有必要的“实体”。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已经发表了数篇用“通心”来分析大师们案例的文章。包括罗杰斯、萨蒂亚、亚龙、荣格等。




   二、奥卡姆有一些什么思想?




   关于奥卡姆的思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文字之前,暂时用以下的文字代替。以下引自星空稀朗的博客:


奥卡姆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奥卡姆的威廉(公元1285年~1349年),主要著作有《逻辑大全》、《辩论集7篇》等。他认为,个别事物是客观实在的,一般与个别是对立面,而对立面不可能属于同一个被创造的事物。由此否认了一般的实在性。他还认为:一般“只是人心中的一种思想对象”,即概念。这是人们用来标志许多相似事物的共同特征的记号或“自然符号”。一般是后于个别事物并作为概念存在于人心中的东西,但又不是人心的虚构或任意创造。他还指出:个别事物是感官的第一个对象,就知识的起源来说,个别事物才是首先被认识的东西。人类的全部知识都是从对个别事物的感性知觉开始,思维的头脑从中抽象出共同性或相似性,由此而形成概念。他把表示一般的概念叫做“自然符号”,以别于表述概念的语词。语词是约定俗成的,是一种“约定符号”。语词因不同的语言而不同,但不同语言的语词所表述的概念及其逻辑的涵义是相同的。除此之外,他还在逻辑方面发展了前人的“指代”理论。


   奥卡姆明确指出,指代只是在命题中所使用的词项(主项和谓项)的一种特性,并认为这种特性指的是命题中的词项代表或指称什么。在命题“人是种”和“动物是属”中,主项“人”代表一般的人,而不代表任何个别的人,“动物”代表一般的动物,而不代表个别的动物,“人”和“动物”都具有简单指代。他还考察了中项是单独词项的三段论,并提出了一种“关系推理”的新的三段论。例如,“每一个人是动物,苏格拉底看见一个人,所以,苏格拉底看见一个动物”。他据此又提出了十一条推理的一般规则:一、从真永不能得到假;二、从假可得真;三、如果一个推论是有效的,那么从它的后件的否定就得到它的前件的否定;四、凡从后件得出的也从前件得出;五、如果前件从一个命题得出,那么后件也从这个命题得出;六、凡同前件相一致的东西也同后件相一致;七、凡同后件相矛盾的东西也同前件相矛盾;八、从必然的东西不能得到偶然的东西;九、从可能的东西不能得到不可能的东西;十、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从不可能的东西得出;十一、无论什么东西都可得出必然的东西。


   奥卡姆还发现,既往很多正统经院哲学家依据实在论的观点,提出了无数的 “实体形式”、“本质”、“隐秘的质”之类的东西,把它们加于事物的一切现象之上,以为这就是对事物的“科学的”解释。针对这一情况,他又发明和提出了著名的“思维经济原则”,即“奥卡姆剃刀定律”。他认为所有这类东西都是无用的赘物,妨碍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因而必须统统抛弃,用“经济原则”这把“剃刀”把它们剃掉。他所谓的经济原则,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不仅清除了一切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实体,还在一定意义上排除了形而上学和思辨神学。由此严格地区分了尘世的知识和宗教的信仰,并得出后者是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结论。既然信仰和理性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那么神学和哲学、宗教和国家亦相应的是两个不同领域,那么神学就不应该干预哲学,宗教也不应该干预国家。


    所以在政治上,他坚决反对教权至上,提出世俗权力与教会权应各自独立、完全平等。世俗事物和宗教事物应由国家和教会分别管理,不得互相干涉。他又从自然法的角度提出,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君主,参与国家的立法。“权力必须委托给大家同意的人”,掌权的君主只是人民的代表,应为人民的共同福利服务。如果君主不称职或滥用权力,人民随时都可以将其废黜。既然《圣经》的启示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来源,那么教皇在宗教问题上有最后发言权的说法就是不合理的,那么以教皇作为绝对统治者的教会等级制度也就失去了基础,所以他也赞同设教庭会议,来决定信仰的问题。他将信仰和理性、国家和宗教区分为各自独立的领域,从而为各自的发展进一步解开了束缚。奥卡姆的政治、宗教和哲学观点是马尔西利奥“三重真理”说的进一步发展,亦是近代欧洲政教分离和自由、民主和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启蒙理论。


   奥卡姆的研究深入到了语言学、符号学以及逻辑学领域,推动了政治学和神学的近代化发展。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