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精神

全人心理学吸收了诗的精神。

什么是诗的精神?

我理解,就是真诚,以及对真善美追求的激情。

最早打动我的诗歌,是孙静轩先生的《海洋抒情诗》。


《在海滩上》

黄昏,我爱一个人在浅滩上游逛,

看那海水的变幻,

听那波涛的喧响。

我爱透过那玫瑰色的黄昏,

眺望着海的尽头,

看那白色的海鸥,

追随着帆船飞翔。

直到那汹涌的波浪把红日呑没,

我才向大海告别,

恋恋地回到岸上。

但临走的时候,

我总要拣几枚小小的贝壳,

带回几滴海的颜色,

和一片海的幻想。


那种缠绵悱恻,又丰富无限的感觉,与青春期的多愁善感一拍即合。

“临走的时候,总要拣几枚小小的贝壳,带回几滴海的颜色,和一片海的幻想。”这种对生命的无限热爱,道出了我心中的感觉。

后来,找到了这本诗集。其它的诗歌,差不多也是这样的风格。孙静轩是我喜欢的第一个诗人,进入青春期后的我,在孤独、寂寞中创新认识自己,当时一读到孙静轩的诗,感到非常特殊,他怎么就能够把感情表达得那么好呢?我感到震撼!而且,我感到他似乎说出来我隐秘的心里话,潜意识里的话,我有一种找到感觉的快感。

我喜欢那种在海边徘徊、幻想、多情、多愁善感的感觉。我那时候大概16、17岁,是感情丰富,沉溺在幻想中的年纪。

他的诗,也有这样有力量的:


《致小船及其舵手》

遥远的海面上有一只小小的木船

在惊涛骇浪的颠簸中,急急地驶向海岸

壁陡的浪许多次把它吞没

但每一次它都又安然在浪尖上重新出现

我没有看见那小船的掌舵者

但我知道他已经历了千百次这样的考验

浩瀚的大海把自己粗矿的灵魂给了他

险恶的风浪早已把他磨炼得沉着而勇敢


这是诗人孙静轩性格的另外一面:勇气、冒险。这一面,也与我发生共鸣。

以上所引,并不一定代表他最好的诗。

真正的诗人,感受力非同一般。记得有一次读到他看足球比赛写的诗歌,那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得出来的!同样是看足球,喜欢足球,他怎么就有那些奇特的、出其不意的感觉呢,不得不使人感到自愧不如。

1981年,我在四川财经学院读书,当时,我写的《真诚,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一文(打印本),在一些大学里流传。我也因此认识了骆耕野、欧阳江河等诗人,还参加了他们组织的星星诗社,社长是曾经获得诗歌大奖的骆耕野先生。我当时被任命为评论组组长。与诗人们接触,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强烈的感受力。

在一次谈话中,意外得知骆耕野认识孙静轩先生。而孙先生就在成都!后来,他带我去孙先生家,想不到这辈子还有机会见到自己喜爱的诗人,在自己的生命以及精神世界里留下重要影响和痕迹的人。我告诉他,非常喜欢《海洋抒情诗》。他回答,这是他最好的诗集之一,对它也很有感情。后来,与孙先生又有一次见面。

孙静轩先生已经于2003年去世。在网上查到关于他的资料:

1930年生。山东肥城人。13岁就参加八路军,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任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他早年在战争的动乱中度过,打过仗。他的“老八路”的经历使我一时与自己关于他的印象有一些联系不上。现在体会到,这样的经历,还写出这样的诗集,正是我对自己的感觉:“真诚,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否则,他1957年就不会被打成右派了。

据说,孙先生生前曾经一次对记者谈到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他语出惊人:“像巴金、王蒙、张贤亮等作家只算中国优秀作家,对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中国,我认为是因为中国作家中没有文学大师。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只有我。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瑞典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就这样评价我。至于我最终未获得此奖,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太注重政治性。尽管我很自负很自信,并且认为中国最狂妄最骄傲最谦虚的作家都是我,但是文学圈内人士几乎都认为我的诗超过了杜甫,只是我的社会知名度还不如杜甫。”

不能够说他是狂妄,他有这种真实的良好的自我感觉。

骆耕野的诗歌《不满》获全国1979年-1981年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据说选入了大专院校当代文学教材。感谢他,使我有缘与孙静轩先生见面。

在四川的诗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欧阳江河。那时候,我在四川财经学院读书,一个人找了一间教师休息室。住、学习都在那里。白天,就把被子卷起来放在一边。教师们到这里都只是短暂地呆5——10分钟,感觉对我的影响不大。欧阳江河曾经几次来这里,与我交流。之后,我们又去学校附近的小河散步。边走,他边对我朗诵他的新作品。一些诗人写了诗歌以后,通过对他人朗读,通过他人的反馈,又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刺激和灵感。从他的诗歌中,我感受到对于微妙的感觉的捕捉,对于丰富的意象的解读,对于人性寻求突破的张力。

他的诗歌,最著名的是《悬棺》。下面是他的《玻璃工厂》:


《玻璃工厂》

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从脸到脸

隔开是看不见的。

在玻璃中,物质并不透明。

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

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

它的白天在事物的核心闪耀。

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

就象鸟在一片纯光中坚持了阴影。

以黑暗方式收回光芒,然后奉献。

……


1992年,在北京,一次和一位画家朋友聊天,她谈到认识著名诗人芒克,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和诗人接触,就请她引见拜访。正好当时我在很偶然的情况下,随手写了一首诗歌:《气球》。这首诗歌,多少有点朦胧风格。出发前,我顺便带上了这首诗。在芒克家,见到他还有他的夫人,谈得还不错。我试探性地拿出这诗,结果出乎意料,他连说了两次:“嘿,写的不错!”


《气球》

没有一点分量,

却想飞往天上。

不多一会就爆炸,

散成碎片又回地面,

命运总是如此悲壮!

侥幸被树挂住,

倒能留得久长。

半空中又飘又晃,

全然不是自己主张,

命运总是如此凄凉!

1992年


在这里谈诗,还没有谈到心理学,诗歌何以对我的心理学之路产生影响呢?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路常青。心理学家,应该有诗人一样的敏感度,能够体验人类的各种微妙、细腻的感情。在描写特殊的感觉方面,诗人的语言是最精确的。心理学做什么?心理学不仅是要说明人性、描述人性,而且要拓展人性,追求人性的进化。心理学要引导人们变得更加真诚,有一种对真善美的终极关怀,并且有发自内心的向往,使生活更加美好。

弗洛伊德在引导人们变得更加真诚上,有大的突破。而马斯洛弥补了弗洛伊德的不足,拓展了人性的境界,强化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我感觉,我的诗是有自己特色的。也许可以成为“哲理抒情诗”。

下面这首,就体现了我的一种个性:


《门票》

死的时候,

人们都想去天堂,

到了天堂门口,

被拦住买门票。

百万富翁得意洋洋地拿出一大堆存款,

达官显贵威风凛凛地带着一大伙保镖,

功成名就者有恃无恐地怀揣许多证书,

善良的人们泰然地出示一生的诚信卡,

……

而我,根本没注意谁能够被放行,

只穿着一条裤衩懵懵懂懂走上前,

指指自己的心,

递给看门人一把刀。

他好奇地把我的心挖出来看了看,

又放回了我的胸膛……

2004年

(后记:生活中,偶尔有人出于不同的想法问我:"你信不信宗教?"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感觉很难回答。这样说吧,我喜欢佛陀、耶稣、老子、庄子、孔子,还有爱因斯坦、贝多芬、苏东坡、陆游,还有一切真诚的人,真诚是最重要的,只要真正做到真诚,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信仰。——与其说我是一个信仰者,不如说我是一个探索者。)


我也不时有诗意,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几十年来,多到也可以出版一本诗集了。我名之为:《神奇》。


《神奇》

——序诗

仰望星空,

感悟到一种神奇叫无垠;

俯瞰大地,

体验到一种神奇叫生命;

体察人意,

享受到一种神奇叫通心。

因为有了通心,

我们穿透宇宙,无穷无尽;

因为有了通心,

我们冲破障碍,共生共赢;

因为有了通心,

我们其乐无穷,长久长新。


活在世界上,能够体会到神奇感,是一种幸福。我很幸运,因为我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感觉。这首诗,作为序诗,因为它可以看成是迄今为止我的人生的总结。本诗已经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为杰教授谱曲,旋律优美、动听、舒展。2014年曾经在第五届中国应用心理学论坛上,由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演唱。


在我写的诗中,写的最好的是哪一首?


《痴人说梦》

琼瑶芳龄十七翻出《窗外》

迷失在丰富未知的内心世界

可是她不知道此处还有破门一扇

里面隐居着一位痴人“X”

“X”先生会给她许多确定的答案

就像未遇到田中裕子之前

早知道她的丈夫就是龙三

阿信如果嫁给了浩太

牛虻也会与琼玛结婚

世界上到处是偶然的遗憾

唯有爱的不灭像苹果落地必然

让刘三姐的情歌

使柴柯夫斯基不再悲怆

让贝多芬的月光

去抚慰离乡背井的王昭君

让郝思佳随风吞下凡高的耳朵

变得像莫尼卡一样温顺柔情

这一切不是没有可能性

只要你明天不会死于白血病。

简•爱的确不如你的老婆长得漂亮

但她并不会嫁给你这位红得发紫的歌星

克利斯朵夫那心中的

“一把火”

点燃了岩石

碰上你却奄奄一息

林黛玉是爱因斯坦的孙女,相对论使她

白净的脸上整天笑吟吟

泰戈尔生下了李清照

她的吟咏更加缠绵、悱恻、动听

苔丝的私生子就是托尔斯泰

他把对身世的回忆写成了《战争与和平》

邓肯随着幽雅的《春江花月夜》翩翩起舞

跳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永恒

萧邦在严寒的“花丛”中射出一炮

震醒了滇池边沉睡千年的“睡美人”

迂腐的康德去《静静的顿河》钓鱼

救起了一丝不挂的杜十娘

花木兰与好兵帅克战地萍水相逢

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萌发了爱情

毕加索用傻瓜相机给达•芬奇留影

蒙娜丽莎的嘴上长出了小胡子

陈景润直到回答了哥德巴赫猜想

才体验了一加一等于三的真理

居里夫人经不住佐罗的诱惑

不幸染上了可怕的爱滋病

孟姜女向堂吉柯德哭诉“爱情的故事”

正义的骑士怒发冲冠进军万里长城

利玛窦也不远万里来中国传播天主教

据说经常挑灯夜读淫书《金瓶梅》

阿Q为了尼姑英勇地与拜伦决斗

用钢鞭打瘸了浪漫派英雄一条腿

孔夫子的迪斯科跳得“从心所欲不逾矩”

看得绝色的海伦春心荡漾

不再追随浮士德乏味的快三步舞曲

老子在“天鹅湖”悠哉游哉地裸泳

野性的卡门在岸上看得如痴如迷

这小子以柔克钢,走了挑花运

华佗成功地给维纳斯断臂再植

许给了丧偶的庄子做第二任夫人

破落的村庄里再一次响起了高歌鼓盆

马克思如果没有燕妮做妻子

恩格斯也能写出巨著《资本论》

希特勒如果没有爱娃做情妇

慈嬉太后照样被关进死亡集中营

苹果虽然肯定会从树上落下

对广岛扔原子弹者说不定却是江青

弗洛伊德还是光棍时就请我做过“梦的分析”

我给他物色了现在儿子的母亲

这位博士誉满全球后也想对我研究研究

但我的神秘体验使他不知所云

(写于1988年)


《痴人说梦》应该是我最有灵气的作品之一。那一天,当灵感袭来,一气呵成。这首诗,出来没有想到寄出去发表。1993年,由于广州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学者李正天召集国内二十多位知名学者的举行思想交流会。谈完思想,大家各展才艺。李正天一曲美声唱法的《重归苏莲托》,令大家赞叹。接着,一位学者以浑厚的普通话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则不揣冒昧,也献丑朗诵散该诗歌。

会后,国学家汤一介(著名学者、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还有他的夫人乐黛云(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走上前来,与我交流,汤一介先生说:“不错,是东西方文化撞击在您心中引起的诗意的迴响。”

此诗也给了一些人看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一位副研究员评价:“此诗将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个地位。”“本诗的特点在于突破时空的想象力,巧妙的组合生成新的意义。在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中,隐藏着超越性的秘密。”也许是言过其实,听了之后,还是很高兴。现在想来,这首《痴人说梦》,是不是用当今最时髦的“量子思维”写的?——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

我想,诗这个东西真是无法比较,平心而论,它与同是心理治疗家的托马斯•特朗斯特洛普那些诗歌,差距又在哪里呢?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