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如果您学习了“通心”,您会感到,它不仅可以用来改善人际关系,而且也是一个看问题的方法。甚至对于许多经典,您都会有更丰富的理解。


《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理想的国家是,国土很小,人民很少,没有冲突和纠纷,纵使拥有兵器也用不着,没有严苛的暴政,人民也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迁移远方。虽然有船只车辆,也不用去乘坐。虽然有盔甲,也派不是用场。使人们回到结绳记事的简单状态。人人安于自己的衣食住行,满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乐意本社会的风俗。与邻国之间彼此能听到对方的狗犬鸡叫,但人民从生到死都不相往来。


   

历来的解释都认为这是老子描述的理想国。我认为,这没有错。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难道老子是希望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交往?希望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交往?


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这样。但从“通心”理论来看这段话,人与人之间,正应该如此。这段话,体现了老子清晰的人际关系界限。按照“通心”理论,我们与人交往,必须清楚自己是什么人,对方是什么人,自己的立场是什么,在这种交往状态中,我想干什么,然后才能够有所行动。在自己与他人之间,有清晰的界限,这是一个人心理成熟,通心力强的表现。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通心”是有成本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交往,我们能够和需要交往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按照“通心”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三种基本的情况:纠缠、维持、通心。只有通心,才是唯一最好的交往情况。但由于我们的生命力有限,通心需要成本,我们就必须减少我们交往的数量,把交往的数量降低到我们能够通心的范围。如果做到了这样,我们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生存状态中的纠缠、维持。


国与国之间,至少具有一定的风俗、国情的差异,这使得大家在通心上的成本大于本国的人。其实,老子说“老死不相往来”,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交道了,但在有必要的时候,也是要交往的。另外,如果见面多了,看着脸熟,打个招呼,表示友好,也未尝不可。在双方都乐意这样做的情况下,这反而是一种通心。在人们的交往中,有“亲”有“疏”,该“亲”时“亲”,该“疏”时“疏”,这就是“通心”。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恰恰是和平共处才会有的情况。大家减少不必要的交道,该干什么干什么,不需要特别的防备。


觉察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我们有多少时间是耗费在纠缠的烦恼和维持的麻木里面啊!


这段话,尽管是老子描述的理想国,但我觉得它具有惊人的预见性,它体现了老子对人性惊人的洞察力。以后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写评论...